在患有牙周病后,一般來說可有疼痛,溢膿,口臭等并發癥狀,局部的病發生一般包括牙周膿腫,牙齒松動等等,產生影響一般較小。有學者認為可能與某些風濕性的疾病有一定的關聯。
慢性炎癥其反復發作漸進性發展,臨床上主要以牙槽骨吸收,牙齒松動為癥狀,進而引起咬合創傷,使牙齒移位,最后造成牙齒的缺失,剩余牙支持力差,造成修復治療的困難。
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炎癥,出血,牙周袋的形成,牙槽骨的吸收,牙槽骨高度降低,牙齒松動,移位,咀嚼無力,嚴重時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。所以在患有牙周病后一定要盡早的去往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。
對于牙周病的治療要從消除病因和減輕癥狀兩方面入手,首先需要進行牙周基礎治療,如潔治,刮治,根面平整等。其次需要進行牙周手術治療并配合藥物治療,在經過上述治療之后,大多數患者的牙周炎癥可以得到消除,松動的牙齒得以穩固,患者的咀嚼功能未受明顯影響。
但仍然會有部分患者因為牙槽骨炎性吸收破壞,牙齒支持能力下降,無法伸張正常的咀嚼壓力,出現牙合創傷,進一步加劇牙槽骨的吸收,以致進入血循環。一旦出現上述問題,則需要采用牙周炎的修復治療,通過修復群的方法改善換牙松動,移位以及咀嚼無力等癥狀。